家风是对文化传统的继承,是一个家庭共同的约定,是对人的行为的约束。每个家族绵延至今,都有自己别具一格的家风家训。
2016年寒假,数科院给学生布置了一份特殊的寒假作业——“追寻传统礼仪,扬我正气家风”,希望学生利用假期走亲访友之际,围绕“弘扬社会风气,传承优良家风”为主题,开展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询问家中长辈、翻阅家规家谱等途径搜集、整理好自己家的家风家训故事,在活动中体会父母良苦用心、知悉做人道理,在实践中体会家风的真正含义,在家风家训的荫庇与指导下前行,达到“崇德”、“重学”、“自省”、“力行”的教育目的。
重读美德,探寻家风故事
在学院举办家风实践活动之前,学院不少学生并不确切知道自己家族的家风家训,或者说对此知之甚少。寒假期间,学生纷纷响应学院的号召,茶余淡饭之后,搬几把椅子,于清晨,或午后,和家里的长辈们拉家风、话家常,听他们细细诉说那些关于往昔的故事。在长辈们质朴的讲述中,学生都渐渐了解到了自己家的家风家训,那些或浅显或深奥的道理,从长辈们的口中娓娓道来,于同学们听来都像是在诉说一个家族的兴衰,很多关于家族或家庭的模糊记忆,也渐渐清晰。虽然有的学生最初对这个活动并没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但是随着搜集整理家风家训活动的推进,在活动的过程中,他们对于家风家训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知。
2014级学生袁唯毓告诉记者,在此次活动之前,她并不知道家里还有族谱。寒假与父亲谈起家风家训的问题,看到父亲从箱底里翻出了珍藏多年的《袁氏族谱》后,她才知道这本由袁氏先人于1952年正月初四编纂而成、已经泛黄的纸页记录了袁氏家族整整64年的历程。在族谱的第二页,有一句话作为袁氏家族的家风家训,始终为袁氏后人视为做人做事的准则:今已尽矣又新立二十以为后世锡名之字,春堂青和久,守善惟端本,忠孝多毓祥,修齐重敦伦。“小时候并不知道这句话的确切含义,后来渐渐明白了这句话是告诉我们做人要善良、孝顺、厚道”,袁唯毓动情地说道。
2014级学生崔艺馨,则利用寒假家族聚会期间,再次向自己的叔叔伯伯们问起自己家族的家风家训。觥筹交错,谈笑风生间,长辈们再次给她讲述了自家的家风家训。她大伯强调到,“忠厚”是他们的传家宝。家风门风的关键就在于“正”,无论在哪,都要记得吃亏是福,对待亲朋好友一定要忠诚,做人一定要实实在在,坦坦荡荡。“长辈们还告诉我,做人要脚踏实地,靠自己努力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小时候我淘气偷了邻居小朋友的东西,我爸妈教我要老老实实,不能拿别人的东西,靠自己努力得来的才最实在、幸福。我现在都引以为戒,铭记于心,做老实的人”。
口口相传,感受家风魅力
在此次寻找家风家训的过程中,经过学生的不懈努力与深入调研,那些对家族成员有着深刻影响的家风家训被一一整理出来。
“不骄不躁,不怨不逸”这是2015学生王新蕾的家训,真挚而又精炼。谈起家训,王新蕾回忆起了往事。曾经,大伯做生意失败,全家人急在心里却不知怎样安慰。后来,大伯淡然道出这八字箴言,他说这是家训,会铭记在心,以此勉励自己,从头开始。说到此时,王新蕾说,感觉大伯的话语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自己,这不仅是简简单单的八个字,也是一家人恪守的行为准则。在高三开家长会时,王新蕾在给家长的一封信的最后写下了这八个字。她说,她不仅会在学习中遵循,在今后的人生路上更要去恪守。
2015级学生刘铭说:“每次外公都会在饭前说,咱俩来比比谁吃的饭最干净,我便总是为了赢过外公把每一粒米都吃掉。”正是因为外公这样有趣的教育方法,从小他就养成了勤俭节约的习惯,生活中的衣服、用品,只要没坏,就再用用,如果坏了,补补再用,这是我们每个普通家庭的生活缩影,是长辈们言传身教让我们受益一生的精神财富。
2014级学生樊怡萌从小时候开始,就开始接受家里长辈教导的一些基本的儒家思想和道义,例如,行要“行不中道,立不中门”,食要“与人共食,慎莫先尝”,坐要“虚坐尽后”,言要“彬彬有礼”等。除此之外,她的父母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父母的言传身教,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樊怡萌。
通过家风家训实践活动,学生与家庭成员之间关系更为紧密,大家不仅对于家族里面的优良品德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而且还有了更多的机会去了解自己的家族,感受亲情与关爱。
措施到位,深化家风教育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家风家训不是一块匾额、一纸家书或者是一句话就可以传承的,它们首先是每个家族一代代人身体力行的作为,当然更重要的是年轻一代要用实际行动去践行,让那些蕴含着良好品德的家风家训得以流传下去并发扬光大。
当代大学生个性张扬,注重个体意识,对于家风家训的领悟与传承,并不热衷。开展家风家训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而言,既是一个追寻祖先记忆,传承优良家风的良好契机,也是进行大学生品德品行教育的有效实践方式。
数科院历来重视社会实践等校外第二课堂的育人效果,学院连年被评为山东师大暑期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单位,学院学生社会实践队连年获评为省级社会实践优秀服务队,学院社会实践活动曾被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网、《齐鲁晚报》等诸多媒体报道,起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早在寒假放假前一个月,数科院即开始着手此次家风家训实践活动的筹备工作。寒假期间,学生利用过年走亲访友、阖家团圆之际,或请教家中长辈,或翻阅家谱,来知晓家风家训。数科院学生生源遍布十几个省份,既有来自吉林、辽宁的东北地区的学生,也有来自贵州、新疆的中西部地区学生,还有来自浙江、福建的东部沿海地区学生,家风家训也融入了富有特色的地域文化。分享这些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家风家训,对学生来说是一次生动而印象深刻的教育。
“好家风是一个好的人生成长课堂,可以潜移默化学生的心灵。”学院团总支书记葛海滨在谈及举办此次活动的初衷时说。一直以来,采用何种有效的办法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一直是大学思政教育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大学生的德育工作,光靠学校孤军奋战并不现实,还必须融合社会、家庭的力量,让学生去寻找、传承自己家族的优良家风,让浓浓“家风”吹进校园,促使学校的德育工作进入新的境界。
本学期开学后,学生社会实践的成果,或者以征文的形式,或者以图片展览的形式,或者以视频、PPT的形式予以呈现。学院已收集到1000余条精炼家训、300余篇家训故事、280余个家风视频。开学至今,数科院已经相继举办了家风家训系列的征文比赛、优秀图片展和家风演讲比赛,并通过微信、微博等平台对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在全院上下形成了宣扬优良家风的浓郁氛围,收到了良好效果。